市水利局多举措强化河道管理守护水生态环境
为筑牢河道生态安全屏障,今年以来,市水利局聚焦非法采砂、堤坝违建、河道污染等突出问题,通过“错峰执法、法理结合、专项整治”等组合拳,高效维护河道环境,推动精细化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。
夜查偷砂“打时间差”,联合执法遏制非法采砂。针对近期“蚂蚁式”偷砂行为隐蔽性强、监管难度大的特点,市水利局打破常规巡查模式,将执法时间重点转向半夜、凌晨等薄弱时段,采取“机动巡查+突击检查”方式,让盗砂者“措手不及”。通过栽植树木、挖坑设障等工程措施切断偷砂通道,并在公安局河道治安大队的密切配合下,执法人员对开发区大朱旺村、庵顶村等重点区域的偷砂道路进行精准布控,累计抓获偷砂车辆3部、机械1台,有力打击了非法采砂者的嚣张气焰,形成“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”的强大震慑。
法理融合劝离堤坝“菜园子”,守护防汛安全底线。在一马路水岸阳光家园前的河道堤坝上,部分群众在坝堤斜坡开垦种菜,严重威胁汛期堤坝安全。市水利局工作人员“磨破嘴皮子”开展现场普法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》及山东省实施办法,向居民耐心讲解堤坝作为“救命堤”“安全坝”的重要性,说明植被破坏可能导致的水土流失、堤坝坍塌等风险。经反复沟通,涉事群众最终主动清理了菜地,及时消除了防汛安全隐患。
专项清理河道“障碍物”,还原湿地生态之美。针对青云湖大闸下私设鱼网、地笼破坏水质和景观的问题,市水利局组织专项行动,利用2天时间便彻底清除河道内违规渔具,让汶河湿地重现“水清花香、河水畅流”的宜人景象。同时,针对河道内车辆陷淤、越野赛车等破坏生态且危及安全的行为,市水利局将其纳入重点管控范围,通过加密巡查频次、设置警示标识等措施,坚决杜绝人为活动对河道生态的破坏,为市民营造安全舒适的休闲环境。
下一步,市水利局将进一步建立“日常巡查+回头看”长效机制,结合智慧监管手段,对重点区域实施动态监控,从“被动整治”转向“主动预防”,以实际行动诠释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的治理理念,持续巩固河道管理成效。